氣候變遷已是全球關注的議題,更是台灣中油不可迴避的挑戰,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能源供應與成本、引發能源需求的變化及造成投資損失等問題,並將帶給能源供給設施,如石油煉製、運輸、配送及貯存與天然氣之運輸、接收與輸氣等相關基礎設施直接衝擊。針對上述,台灣中油在「氣候災害脆弱度」上,參採2014 年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於《第 5 次評估報告》(IPCC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14, AR5)發布的氣候變遷情境所定義最極端的溫室氣體排放情境RCP8.5:全球暖化4〫C下之情境評估台灣中油在最糟的情境下的面臨的氣候變遷實體風險準備度。同時,在面臨全球2050 年淨零碳排趨勢下,評估對台灣中油可能造成的營運衝擊轉型風險。此外,依循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於2017年6月發布之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之框架,進行氣候風險與機會之資訊揭露。
因應氣候變遷之衝擊,台灣中油持續關注國際最新趨勢及資訊,並將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於2017 年6 月發布之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納入相關管理制度與資訊揭露,台灣中油原風險管理政策已與TCFD所提出之氣候風險與機會架構結合,並針對政策、法規、市場、立即性與長期性物理風險、低碳產品研發等面向進行氣候風險與機會之盤點,擬定調適策略。
治理
策略
風險管理
指標和目標
台灣中油公司鑒於國際減碳尚未取得明顯成果且考量以最保守方式審慎評估,自2018 年起,台灣中油即參與能源局「能源部門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及輔導計畫」,透過盤點廠區設施座標及高程等參數及了解廠區設施防災設計,選擇以AR5 RCP8.5高排放情境針對強風及淹水等風險因子進行災害潛勢與耐災力評估,並模擬極端氣候發生時之衝擊,最終綜合發生機率之圖資與衝擊評估結果,完成風險矩陣,以確認台灣中油的氣候變遷風險。
2018 年至2020 年已完成24 個能源供應廠區之氣候風險盤點(涵蓋所轄之煉油廠、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供油中心及供氣中心),考量各年度使用之方法學及情境圖資皆持續優化,為使各廠評估結果具一致性比較基準,掌握各廠面臨相同情境條件下現況及未來風險程度,2021年計有6廠進行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報告更新,並新增1廠進行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合計盤點1,451項營運設施,其中19項評為中高度風險以上,後續將持續更新各廠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報告。
氣候變遷風險評估結果
中度風險以下
中度風險
高度風險
設施數
1,432
18
1
台灣中油風險管理政策已與TCFD提出之氣候風險與機會架構結合,針對台灣中油「氣候災害脆弱度」以最糟狀況參採2014 年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於《第 5 次評估報告》(IPCC Fifth Assessment Report:Climate Change 2014, AR5)發布的氣候變遷情境所定義最極端的溫室氣體排放情境RCP8.5:全球暖化4〫C下,衝擊台灣氣候變遷的情境,以台灣好發的颱風,再納入台灣地理環境進行評估。在升溫4〫C下,台灣將面臨颱風減少但增強,復以水庫庫容有限,在強風暴雨下,形成水災、坍塌與土石流,淤積與瞬間雨量暴增,水庫濁度增高,同時針對政策、法規、市場、立即性與長期性物理風險、低碳產品研發等面向進行氣候風險與機會之盤點,並依據國情和國際氣候因應趨勢擬定調適策略。
重點措施及成效
成立節能組織
定期召開工作小組會議,主要工作包含:節能減碳實務研討、節能技術引進與推展、廠處節,能減碳輔導及節能案例彙編與經驗傳承。2021年辦理探採事業部天然氣處理廠及永安液化天然氣廠2場次工作小組會議。
加強節能減碳之宣導與人員訓練
執行氣候變遷調適計畫
改善煉製結構與提升能源效率
區域能資源互補整合
推動與實踐綠能相關技術
不定期與國際組織交流
提高天然氣輸儲能力以擴大低碳能源使用
推動生質燃料擴大應用
碳中和產品認證
研發潔淨能源技術
發展碳捕捉封存
為響應國家減碳政策與全球因應氣候風險趨勢,台灣中油設立2030年階段性減碳目標,並以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為長期努力目標,持續審慎評估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台灣中油亦依據風險辨識結果及國際趨勢,規劃氣候變遷因應相關行動方案,設定績效管理指標,訂定溫室氣體管理、能資源管理、水資源與污染防治管理等相關短中長期目標,並定期檢視目標達成進度與成效,同時依據「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盤查直接排放(範疇一)與間接排放(範疇二)之溫室氣體排放量,檢視營運所造成的影響與面臨的潛在衝擊,並通過 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查證。
配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布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之國家減碳目標,台灣中油以2005 年為基準年,該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為1,158 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台灣中油每年進行範疇一及範疇二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以環保署公告之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為基準進行計算,若有自場(廠)係數則優先使用,GWP 值之採用則依環保署規定辦理。2021 年溫室氣體總排放量與 2020 年比較,增加 57.9 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主要係因 2020 年受 COVID-19 疫情影響限 縮經濟活動,台灣中油適時配合市場需求調整生產策略。自2016年至2019年,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已連續3年呈現下降趨勢;惟2020年因COVID-19疫情全球性爆發,油價崩跌致全年營收下滑29%,故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上升;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已較上年度下降 13.6%。
年度
範疇一
範疇二
總排放量
(萬公噸)
範疇一排放管制之比例
2019
693.5
121.4
814.9
97.2%
2020
586.4
128.4
714.8
97.1%
2021
650.3
118.3
768.6
台灣中油配合節能政策並執行能源及製造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方案,自2005年起執行多項製程改善及能源管理節能案件,以期持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於2021年推動製程操作優化、設備更新改善及餘熱回收利用等48項溫室氣體減量措施,共投入約新台幣11億,合計減碳7.9萬公噸,2005年至2021年累計節能成效達94萬公秉油當量,約相當於減碳274.8 萬公噸,各主要生產工場單位能耗亦有明顯改善。
溫室氣體管理與節能成效業務由每半年召開一次的節能成效會議中檢討執行成效,由督導環保業務邱家守副總經理主持,且於2021年邀請內外專家前往探採事業部注儲工程處及煉製事業部大林煉油廠辦理節能減碳輔導,協助檢視大型設備操作與能源使用效率,並提供改善建議,列入節能減碳成效追蹤會議持續追蹤。
SDGs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