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
中長期
近年來順應全球經濟環境之變遷及因應2050年淨零碳排國家目標,並配合政府能源政策、「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台灣中油持續聚焦核心技術研發量能,以「研發帶動轉型」之思維,規劃優油、減碳、潔能三大主軸進行轉型,依循三大主軸進行研發規劃,持續掌握低碳趨勢,亦透過科技整合與策略聯盟方式,強化產品與技術之開發實力。2021年台灣中油投入前瞻研發的預算共計25.07億元,整體財務效益可達47.07億元,涵蓋的領域包含智慧綠能、高值材料、循環經濟及生質油品等範疇,期盼能成為邁入石化高值化及綠色能源產業的開發樞紐。
轉型主軸
中期
長期
優油
油料轉石化品
石化品轉高值材料
新材料產業
亮點成果:
減碳
提升能效
碳中和油氣
碳捕捉
碳封存
碳再利用
潔能
天然氣
太陽光電/地熱/冷能
氫能
2021年研發投入與績效比較表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投入預算(億元)1
18.96
21.30
25.07
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淨額之比例1
0.19%
0.30%
0.28%
財務效益(億元)
38.58
40.56
47.07
專利取得(項)
16
18
19
論文發表(篇)
199
208
202
前瞻研發成果應用(項)
48
62
55
2021年前瞻研發方向及成果
面向
項目
研發成果
國內、外礦區潛能評估研究
國內礦區研究
國外礦區研究
再生能源開發及應用
地熱能分析
太陽光電技術開發
移動式加氫站評估建置
新產品、新技術開發
鈦酸鋰(LTO)材料開發應用
生質碳材超級電容開發
環保高性能塗覆材料開發
高頻基板樹脂開發試量產及驗證
高低溫燃料電池實證
二氧化碳(CO2)捕集與再利用技術
智慧綠能加油站
化妝保養品原料米白素開發
人工智慧汽油性能模型建置
生質塑膠原料之製程研發
循環經濟
重質油料高值化-軟碳衍生相關儲能材料開發應用
冷能利用-海藻養殖及機能性原料開發
環安科技及新技術發展應用
研發土壤油品濃度快速檢測技術,建立環境保護新利器
AI技術於工安應用
廢液高級氧化技術(AOP)開發及應用
軟碳試量產後段加工製程整合自動化
為因應全球能源市場的永續轉型,台灣中油積極改變生產商品的型態,藉由漸進式原油製石化品(Crude Oil To Chemicals, COTC)製程逐步調整煉製結構,加速發展石化高值化材料,並投入快充長壽命非晶型軟碳負極材料及高安全快充鈦酸鋰儲能材料技術開發,發展具台灣中油研發負極材料之電池及應用;亦跨足國內半導體及生醫產業所需之尖端材料開發。同時成立「有機材料研發平台」,並與產、學、研合作成立「先進觸媒中心」及「動車系統複合材料中心」,以材料新事業的姿態將營運觸角往外延伸。
亮點 : 成立先進觸媒中心 帶領國內產業升級轉型 創造循環經濟
隨著全球節能減碳政策,未來汽、柴油燃料產製將減量,台灣中油積極朝煉化結構升級、化學品加值、碳捕捉再利用等方向轉型發展,2021 年成立「先進觸媒中心」,規畫三大階段的技術發展里程碑,包含基礎研發能量建立、觸媒開發與評估技術建立及自有觸媒性能驗證與量產並完成觸媒性能評估設備建置規畫,將以開發低溫脫硝觸媒為目標。未來期盼聯手邀請國內外重要廠商在台灣建立聚落,補強整體循環產業發展,以達成觸媒國產化目標,並定位先進觸媒中心為新世代智慧生產之示範基地,導入數位化與AI 技術,建置智慧工場環境,以實現石化產業「工業4.0」目標。先進觸媒中心的成立為台灣中油轉型的關鍵一大步,台灣中油將扮演領頭羊的角色,帶領國內產業創造循環經濟,帶動技術創新、產業升級。
「先進觸媒中心」成立
先進觸媒中心觸媒性能測試設備
亮點:鈦酸鋰儲能材料及電池系統技術開發
因應全球暖化及節能減碳之發展趨勢,台灣中油自2015年起即積極投入新世代鈦酸鋰(LTO, Lithium-titanate)儲能材料開發,研發團隊藉由引入鈦酸鋰材料改質方法及導入自動化低成本連續製程,成功提升材料之導電性、提高克電容量並降低製造成本,開發高安全快充鈦酸鋰儲能材料,此項研發技術榮獲第18屆國家新創獎肯定。
配合政府2030年公車與公務車電動化政策,台灣中油運用自產之鈦酸鋰儲能材料,與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量科技公司、中興電工及總盈汽車公司共同開發,投入多項電動巴士電池系統核心關鍵開發工作,包含快充式鈦酸鋰電池、鈦酸鋰單元電池組、高電壓鈦酸鋰電池系統與巴士車體三電整合,全數研究工作皆由國內團隊進行,成功研製出首輛12米長之鈦酸鋰電動大巴士,並通過車輛測試中心電動巴士六大性能驗證;此外,台灣中油正建置年產量1,000公噸之鈦酸鋰材料生產工廠,預計2023年投入生產,期許能夠扮演上游利基性電池材料之供應角色,以加速國內儲能產業發展,並持續發展各式高品質且價格具競爭力之儲能材料商品,為台灣的綠能產業發展添翼。
台灣中油以實質減碳作為發揮正面影響力,自產品生產源頭做起,導入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計畫,持續推動製程效率提升;並利用技術基礎及研發量能,積極投入發展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及再利用等負碳技術;亦發展碳中和油氣產品交易,協助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以期建構綠色低碳經濟,詳細減碳計畫及實績請參閱氣候變遷因應。
台灣中油持續拓展潔淨能源的業務,佈局建置太陽光電維運系統,與學術單位共同開發地熱資源,並加強研發量能,除積極進軍電池及儲能系統市場,亦善用加油站遍布全台的優勢,整合設置智慧綠能加油站,及積極布局發展氫能產業,逐步由油品供應朝向再生能源業務發展,以期能在潔淨能源市場中脫穎而出,開創嶄新的發展機會。
亮點:加油站低碳綠能轉型 邁向多元能源供應之智慧能源服務中心
為因應電動交通載具及綠能政策的發展,台灣中油積極尋求加油站業務轉型並推動各項減碳作為,以注入新的成長動力。2018至2021年配合政府公建計畫,台灣中油完成建置774座電動機車充換電站(含696座換電站及78座充電站),同時2021年更於台北市福林站停車場以招租方式,與廠商合作建置台灣中油第一站電動汽車複合式充電站;2013年起規劃「綠建築加油站」,使用減碳或生態工法,截至2021年已有 67座加油站取得綠建築標章。此外,自2019年起將傳統加油站升級轉型為智慧綠能加油站,集創能、儲能、用能於一處,並提供電動汽機車充換電設備,至2021年已完成設置4座智慧綠能加油站示範站,每站皆各具特色,充分展現台灣中油研發量能,並透過能源管理系統調節加油站整體用電情況,運轉至今,各示範站之設備皆達設置規劃目標,2021年更以智慧綠能加油站榮獲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產品」全國首獎。目前規劃2022年底前完成新竹光明站智慧綠能示範站之建置,持續推動綠能轉型。
智慧綠能加油站示範站
為拓展潔淨能源基礎建設的部署,台灣中油除積極投入地熱探勘,亦成立氫能小組,評估規劃設置加氫站,供應氫能動力汽車與巴士使用,預計2023年完成移動式加氫站的設置,並配合地方政府示範運行及效益評估,共同推動氫能產業之發展。未來將視國內法規及業務發展,持續滾動調整,作為未來加油站轉型為「氫氣加氣站」之建置參考。
SDGs對應